
王庆指出,搞好快递“最后一公里”,要关注三类人群,服务好他们。前者是当地地州、乡村居民,后者是返乡农民工,第三者是外来消费者。制定财政政策和激励措施,要制定针对性、差异化的政策。
演讲全文如下。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嘉宾、媒体朋友们:
大家好!很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会议。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,完善快递运输的“最后一公里”是必要的一定要区分三种情况,关注三类人。我从宏观消费层面来汇报。
近年来,我国本地配送尤其是区域市场的物流、快递发展迅速,取得了长足的进步。 2014年以来,我们在农村推出快递服务以来,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。快递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连锁反应,如促进消费、扩大投资、创新商业模式等,这些都离不开物流体系的发展。快递物流体系是一切创新发展的基础。发展成绩的取得,不仅得益于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怀,也离不开行业监管部门、快递企业和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。它们也是通用标记引发的重大事件的产物市场、商业和消费的总体发展和变化。这也是对快递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不过,在分析结果的同时,我们也进行了一些研究,以促进这个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。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,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国家体制机制优势。同时,对于经济效益不足的问题,要区分三种情况。首先,如果市场能够发挥作用,创造一个市场环境,包括竞争环境。要强化要素支撑,维护市场秩序,改善金融要素、人力资源要素、劳动力、技术、绿色发展体系环境等供给。二是需要从可持续角度分析和推动政府干预,加强政府公共投资对边远山区、地广人稀的村庄、少数民族边境地区等重点地区,加大对交通、通讯、加油货运、包括网络建设的投入,加快补齐基础设施。弥补不足,完善标准建设和网络规划。三是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,形成分工合作。政府提供支持,创造条件,提供补贴、奖励、补贴等资金支持。
我们要关注、服务好三类人群。首先是县城和农村本地居民。二是农民工返乡。三是以旅游体验、休闲旅游为主的外部消费群体。其市场基础将会更加完善,也将成为支撑和保障市场的重要力量。带动下一步下游市场快递业发展。它还计划对“最后一英里”提出新的要求。在“最后一公里”改进过程中,要特别关注这三类人,并且要区分上述三种情况。在政策制定、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,需要有针对性、差异化的政策。
以上是我分享的一些想法。请大家批评指正。
新浪财经公众号
我们每天24小时播放最新的财经新闻和视频。更多粉丝福利,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(新浪财经)